新华社原总编南振曾发表过“把阅读培养成新闻工作者的爱好”的言论,相信大家都明白阅读文字对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性!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本清华新闻专业的推荐书!希望对你有用。
《新闻文存》
作者:松本君平、休曼、徐宝璜、邵飘萍著,余家宏、宁树藩、徐培汀、谭启泰编注
徐宝璜为“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,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,《新闻学》在新闻学史上应居最高峰的位置”,并认为这是时人公认的“盖棺定论”。
邵飘萍是业界翘楚。这位声名显赫的“新闻外交家”,堪称中国最早的“名记者”,《实际应用新闻学》蓄积了邵飘萍毕生的办报经验,特别是关于采访的技艺和心得。此书依据他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和平民大学新闻系的讲稿编写而成,年由京报馆出版,堪称中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。
复旦大学新闻系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,将徐宝璜的《新闻学》和邵飘萍的《实际应用新闻学》重新整理、注释,并与松本君平的《新闻学》以及休曼的《实用新闻学》一道汇编成《新闻文存》出版发行。
两份外国著作同样大有来头:松本君平的《新闻学》是日本最早的新闻学著作,梁启超、徐宝璜等近代中国的新闻大家都受其影响;休曼的《实用新闻学》则是美国最早的新闻业务名作,鉴于美国近代报业“开风气之先”的历史地位,此书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。
《娱乐至死》
作者:尼尔·波兹曼著,章艳译
“这是一个娱乐之城,在这里,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,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。我们的政治、宗教、新闻、体育、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,毫无怨言,甚至无声无息,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。”
这句话对于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与文化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,而且更加意味深长,值得一读再读。
《新媒介与创新思维》
作者:熊澄宇编译
年,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“清华传播译丛”,用以介绍国外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,《新媒介与创新思维》就是其中的一本。虽然时隔近20年,但是翻开这本书,超媒体、人工智能、电子媒介、地球村、赛柏空间、人机交互、互联网等这些新媒介概念(其中有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)仍然会让我们不禁感慨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社会的科学进步。
《巴黎烧了吗?》
作者:拉莱·科林斯、多米尼克·拉皮埃尔著,董乐山译
新闻被称作“讲故事的艺术”,《巴黎烧了吗?》就是一部“讲故事”的经典作品。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而总是苦于采写的新闻作品生动不足,如果你是一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正在探寻新闻采写的“绝活”,那么,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灵感,带你走进新闻“讲故事”的“艺术”殿堂。
《混沌——开创新科学》
作者:詹姆斯·格雷克著,张淑誉译
给新闻传播学子推荐阅读数理化学科的著作会不会有一种“牛不饮水强按头”,出力不讨好之嫌?《混沌——开创新科学》就是一本物理学领域的科普著作。
然而,请你先不要拒绝,因为这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报告文学,作者以鲜活的文笔向读者讲述了混沌理论的提出与发展,科学家们超乎常人的敏锐、执着和创造力,以及他们在追寻真理过程中的沮丧和欢欣。
工作需求推动读书,读书提升工作水准,这就是工作与读书的辩证关系。